- 我与黄梅戏同一个故乡
戏台 一句“记得住乡愁”,不知引起多少游子的回忆。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有关故乡的记忆渐行渐远,但关于故乡的文化记忆却越来越清晰,黄梅戏更是如此。 我出生在黄梅孔垄周家墩,靠近白湖和龙感湖,地势非常低。这样的出生注定与黄梅戏分不开。......
- 张恒丑行难练有志则灵
三笑打豆腐 端正英俊的小帅哥鼻梁上画一小块白粉,瞬间化身丑角小花脸。张恒正是这样一个小花脸。虽然进团正式成为职业演员的时间并不长,却已经成长为小有名气的舞台小丑角了——每周有好几个夜晚,再芬黄梅公馆的舞台上都活跃着他的身影,不论是《打......
-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第四期戏曲培训班开班倒计时啦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第四期戏曲(戏迷)培训班将于12月4日正式开班啦,欢迎喜欢黄梅戏表演的戏迷朋友们前来报名。 我们的培训目的 为了让更多热爱黄梅戏艺术的戏迷,享有一次专业师资力量和团队的服务,提供一个了解戏曲艺术的平台,提升戏迷朋友规范......
-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小梅花团红丝错复排建组大会在天仙配茶戏楼召开
11月9日上午,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小梅花团《红丝错》复排建组大会在天仙配茶戏楼召开。安徽演艺集团副总经理、安徽省黄梅戏剧院院长蒋建国,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副院长刘华、王成、余顺,小梅花团团长何云,小梅花团副团长袁媛,演出团副团长张小威,导演......
-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专场演出走进宿松
《女驸马》选段、《果然喜从天上降》《到底人间欢乐多》……2月24日,安徽省黄梅戏剧院走进安庆市宿松县,为当地群众奉献了一道文化大餐,受到热烈欢迎。 演出在黄梅戏经典唱段大荟萃《黄梅花开新时代》的悠扬旋律中拉开帷幕。国家二级演员何凤娇、......
- 大型原创经典剧目徽州往事在深圳大剧院上演
黄梅戏作为中国戏曲五大剧种之一,唱词通俗易懂,唱腔纯朴清新、韵味丰厚,深受广大戏迷票友朋友喜爱。新年伊始,福田区为广大戏迷带来重磅好礼。2022年1月3至4日晚8点,由深圳市福田区委宣传部、福田区公共文化体育发展中心主办,深圳市辰龙黄......
- 周末剧场黄梅县黄梅戏剧院周末剧场本周演出节目预告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中国戏曲宛若一位待字香闺的古典佳人,伴着唐风宋韵的高叹低吟,沿着南戏、元杂剧的历史轨迹一路莲步轻移而来。虚拟的表演如水墨丹青的纵横之笔,长歌当哭、长袖善舞,“无画处......
- 古今情人节飙升市民幸福指数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这是两千多年前诗人描写元宵之夜的绚丽景象。元宵节乃中国最古老的节日之一,也是古代的情人节。今年恰逢古今情人节相邻,节日气氛愈发浓烈! 黄梅戏大剧院以节日为契机开展市民开放日活动,为天......
- 县委刘欲晓到黄梅县黄梅戏剧院深度走访调研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2022年1月1日,新年的第一天,带着对剧院的牵挂,对我县黄梅戏艺术事业的关心,县委刘欲晓到黄梅县黄梅戏剧院深度走访调研,县委办公室副主任李永强,县城发集团董事长桂志军陪同调研。 上午10点,刘欲晓一行首先到剧院非......
- 关于经典喜剧三人行不行演出取消的公告
尊敬的观众朋友们: 因不可抗力因素,黄梅戏大剧院现取消本场演出项目:2022年4月7日经典喜剧《三人行不行》,由此给您带来的不便我们深表歉意,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本次退票有两种途径:线上或线下退票,请您仔细阅读以下退票方式: 1、如......
- 你们知道黄梅戏的历史吗
黄梅戏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在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苏、等省以及香港地区亦有黄梅戏的专业或业余的演出团体,受到广泛的欢迎。黄梅戏原名“黄梅调”,是十八世纪后期在皖、鄂、赣三省毗邻地区形成的一种民间小戏。其中一支逐渐东移到安徽......
- 中前社区出了位国家级十佳戏迷 苦练黄梅戏她把曲词贴满厨房卧室
天仙配孟姜女哭长城陈平 父亲是京剧迷,母亲钟爱上海小调,从小就受传统艺术熏陶的陈平,在一次观看黄梅戏的演出后,就深深的爱上了这种地方戏。在后来的日子里,黄梅戏成了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她也成了社区有名的黄梅戏达人。前不久,在刚刚结......
- 专业戏曲造型摄影来安徽省黄梅戏剧院戏曲体验馆遇到另一个自己
为回馈广大黄梅戏爱好者的支持与厚爱,我院推出了“戏曲体验馆”艺术摄影活动,为戏曲爱好者带来独一无二的黄梅戏人物造型体验,由剧院专业化妆师为你勾勒精致妆容,专业演员全程进行一对一全方位悉心指导,专业摄影师为你捕捉每一个精彩瞬间。让你可以......
- 2022贺新春黄梅戏惠民演出月活动持续火爆
戏韵流芳,好戏连台,从正月初四晚开始,黄梅县黄梅戏大剧院内每晚锣鼓铿锵,曲声悠扬,2022“贺新春黄梅戏惠民演出月”活动吸引着大量的戏迷观众前来观看,虽然此时已是正月三十,但黄梅戏大剧院内的“年味”依旧尚浓。昨晚,一场经典的黄梅戏代表......
- 2022云上观剧新春特辑即将到来
为丰富广大群众虎年春节期间的文化生活,“有戏安徽”精选一批舞台艺术作品,特别制作了“2022云上观剧新春特辑”,分别在“有戏安徽”、安徽文化云、安徽公共文化云等平台播出。 云上观剧新春特辑33部作品中既有经典剧目黄梅戏《女驸马》、徽剧......
- 黄梅戏名家涂小勇
涂小勇,湖北省黄梅县人,湖北省黄梅戏剧院国家二级演员,出身于梨园世家。1987年考入黄冈地区艺术学校表演系四年制学习,1991年分配到湖北省黄梅戏剧院工作至今,现任民盟黄冈市直支部执委、市政协委员。 涂小勇自从艺至今,以表演和唱功见长......
- 黄梅戏名家汪菱花
生活中的汪菱花普普通通,从不张扬,给人的感觉就像“邻家大姐”。而黄梅戏艺术舞台上的汪菱花却是那样光彩照人:她塑造的人物令人过目不忘,她质朴清新的唱腔,韵味绕梁不绝,穿透人的心灵。一首《情洒杏花村》,演活了唐朝大诗人杜牧的红颜知己“张鹤......
- 黄梅戏名家李迎春
安徽省庐江县人,1988年考入安徽省黄梅戏学校学习戏曲表演专业。1991年毕业分配至安庆市黄梅戏三团工作。从艺十余年历经不少的人生的辛酸苦辣,一路上有春雨但也更有阴霾,曾陪同韩再芬参加过1994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首部黄梅戏作品......
- 黄梅戏名家吴琼
1980年包括吴琼在内的五朵金花毕业了,同时进入黄梅戏剧院。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她无意中在资料馆门口听到了严凤英的《三年日月浓如酒》,她觉得这是她听过的最好听的段子了,于是开始学习严凤英的唱腔。她借来资料天天对着一棵小树练习,后来终于......
- 黄梅戏名家刘红
1967年生人;现在安徽黄梅戏学校任教。 1978年-1983年就读于安徽黄梅戏学校表演专业。 1983年-1988年在安庆市黄梅戏剧团工作。 期间曾任安徽省政协委员;安徽戏剧家协会会员;安庆市妇联;曾获得安庆市“三八红旗手”称号。 ......
- 黄梅戏做工形成的历史阶段
黄梅戏做工的形成与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第一个历史阶段,是黄梅戏小戏阶段至王少舫介入黄梅戏剧种以前。这一时期,黄梅戏演出的大多是传统剧目。身段做工,尚处于简单粗糙原生态的表演状态。在简陋、甚至不能称其为舞台的表演区,几乎......
- 黄梅戏会馆演出安排
相同的地点不同的感受 一元复始 万象更新与家人、友人、爱人过一个别具特色的新春之夜 营业时间:每晚6:30 演出时间:每晚8:30 地点:人民路633号 购票须知 1-4人可在一/二楼卡座观赏演出。 6人以上可在大厅红木八仙桌观赏演出......
- 黄梅戏优秀演员周源源
周源源,国家二级演员。 周源源毕业于安徽省黄梅戏专科学校,是96安徽省黄梅“黄山杯”大奖赛“十佳”演员、98届黄梅戏“严凤英奖”大赛银奖及中国戏剧“红梅”奖大赛“大奖”获得者。 她嗓音清亮,唱腔优美动听,扮相秀丽大方,表演潇洒自然。曾......
- 黄梅戏优秀演员俞士伟
俞士伟,出生于1945年,安徽六安人。国家二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戏剧家协会会员、云南省财贸学院大学生艺术团艺术顾问、安徽省黄梅戏爱好者协会顾问。 俞士伟毕业于安徽省皖西艺术学校。曾获安徽省1979年文艺调演演员一等奖、安......
- 黄梅戏优秀演员余顺
余顺,国家一级演员。 余顺毕业于安徽省艺术学校,是96年安徽省黄梅戏“黄山杯”大赛“十佳”演员,98年首届黄梅戏“严凤英奖”大赛金奖获得者。 他表演朴实大方,唱腔韵味浓郁,基本功扎实,文武兼备。他在舞台剧《天仙配》中饰演董永、《女驸马......
-
黄梅戏的身段做工黄梅戏的身段做工,得到质的改变与提升,应追溯到解放前夕,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王少舫先生,加盟安庆民众黄梅戏班社那一历史时期。王少舫先生早先是京剧演员,受过严格京剧科班训练,基本功扎实,文武昆乱不当。由于对黄梅戏情有独钟,加之民众黄梅戏......详细
-
黄梅戏的起源黄梅戏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唐代。据史料记载,早于唐代时期,黄梅采茶歌就很盛行,经宋代民歌的发展、元代杂剧的影响,逐渐形成民间戏曲雏形。至明清,黄梅县戏风更盛。明崇贞年间,黄梅知县曾维伦在《黄梅风教论》中就有“十月为乡戏”的记述。清道光九......详细
-
黄梅戏的语言特点 黄梅戏的价值和意义黄梅戏相信大家都是有所耳闻,早些年大火的电视剧主题曲相信到现在还是响彻很多人的耳旁,听说过黄梅戏但是很多人对于黄梅戏不是特别的了解,今天咱们就详细的解析一下关于黄梅戏的一系列发展史。 黄梅戏语言以安庆地方语言为基础,属北方方言语系的江......详细
-
黄梅戏的语言是什么 黄梅戏的语言特点每一种不同的戏曲文化都拥有其不同的表现形式,所以想要了解每一种不同的戏曲文化,一定要了解更多,黄梅戏作为深受很多用户欢迎的一种戏曲类型,当然也是离不开各种文化底蕴的传承,今天咱们就一起了解一下黄梅戏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黄梅戏语言以安......详细
-
黄梅戏的形成黄梅戏原称黄梅调,也叫采茶调,起源于湖北省黄梅县。黄梅县的紫云山和龙平山过去全是产茶的区域,每一年春分后,成群结队的年轻男女,边摘茶边编唱民歌,成的了有名的歌乡,但这些民族歌曲统称黄梅调。 黄梅戏原称黄梅调,也叫采茶调,起源于湖北省黄......详细
-
黄梅戏的发源地黄梅戏的发源地是湖北黄梅县地方曲调来源于山野小曲,一般用于牧牛歌打猪草迎亲调调情曲等喜庆活泼朗朗上口清未流传于安徽,在安徽的安庆地区也形成了当地民俗的黄梅调,由于地域方言的特色,安庆地区的方言唱黄梅调觉得比湖北黄梅县方言唱黄梅调更好听......详细
最新博文
-
梅戏的传承与创新从乡村到都市的蜕变
油灯摇曳的皖南村落里,泥土夯实的戏台上总悬着一轮纸扎的月亮。老琴师指尖拨动三弦,青衣甩出水袖的刹那,台下嗑瓜子的妇人便忘了手头活计。那唱腔原是田间地头的野调,掺着采茶女的喘息与樵夫的号子,却在百年光阴里裹上绸缎,缀了珠翠,一路蜿蜒淌进玻璃幕墙倒映的都市夜空...
2025-04-18 0次
阅读更多 -
黄梅绽放银幕间戏曲电影的融合与创新
作者:流年如光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黄梅戏以其独特的唱腔和表演形式,深受观众喜爱。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何使这一传统艺术形式焕发新的生机,成为了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近年来,黄梅戏与电影的跨界合作,为这一传统艺术形式注入了新的活力,不仅丰富了电影的艺术表现形式,也为黄梅戏的传承与创新开辟了新的道路。 黄梅戏以其淳朴流畅的唱腔和真挚感人的表演风格而著称。它将歌唱与念白巧妙结合,展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黄梅戏进校园滋润心田
天仙配打猪草 为进一步加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戏曲进校园,高琦小学持续开展“黄梅戏进校园”活动。12月2日下午,二年级部分班级利用班会课开展“小小戏伢子”主题班队会,活动中,孩子们观看了黄梅戏经典唱段《打猪草》、《谁料皇榜中状元》,了解了黄梅戏的发展历程和其中的博大精深,二(5)班的江博雅同学还饶有兴趣的给大家展示了一段《天仙配》,把活动推向。 ...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黄梅戏进校园全覆盖安庆2017年实现
黄梅戏艺术仲夏夜之梦 安庆市作为全省首批“戏曲进校园”活动试点城市之一,从2017年1月开始,“黄梅戏进校园”活动将在全市中小学校全面推开,实现全市大中小学校所有学生每年免费欣赏到一场优秀戏曲演出,全市中小学生人人知道一些黄梅戏等戏曲基本知识,人人能够唱几段黄梅戏经典曲目的目标。 实施步骤:试点先行全面推广 据了解,安庆市自2015年开始便开展“黄梅戏艺术进校园”活动...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黄梅戏艺术荣获安徽省期刊协会理事单位
黄梅戏艺术王艳 安徽省期刊协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于2015年12月25日在合肥召开。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副局长温振超主持会议,省文联处、王艳出席会议。安庆市黄梅戏剧院院长、《黄梅戏艺术》主编陈兆舜参加会议。 与会代表审议并表决了省期刊协会第三届理事会工作报告,省期刊协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筹备组关于期刊协会章程、会费收取标准和使用管理办法,期刊协会领导机构人选、选举办法说明...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黄梅戏艺术概论
黄梅戏艺术概论黄梅戏艺术 《黄梅戏艺术概论》系安庆黄梅戏艺术学院教师集体编写的介绍黄梅戏艺术基础知识的普及性教材。书稿针对高职艺术类学生学习和就业特点,简要讲述黄梅戏剧种的理论知识和艺术实践,包括黄梅戏的形成、发展、今天的成就,基本特征和表现形式,代表剧目和表演艺术家的风格特征,与其他剧种艺术特色的比较等,对黄梅戏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价值和面临的新挑战作了深入探索...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黄梅戏艺术期刊入选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
黄梅戏艺术 凤凰安徽11月22日从安庆市黄梅戏剧院获悉,11月19日上午,安徽省新闻出版广电局举办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安徽省优秀期刊推荐评审会。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局长车敦安出席评审会并担任评委,省局巡视员温振超主持评审会。省局总工程师蒋麟等9名省内业界专家参加评审。 与会专家依据《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评奖办法》中规定的必备条件,对全部申报期刊逐家进行充分评议...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黄梅戏女驸马智慧与勇气的传奇故事
作为一名热爱戏曲艺术的观众,我一直被黄梅戏的优美旋律和动人故事所吸引。其中,《女驸马》这出戏剧,以其独特的情节和深刻的主题,在我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今天,我带领大家一起探讨这出戏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2025-03-31 0次
阅读更多 -
黄梅戏唱腔的艺术魅力与传承创新之路
作者:流年如光 黄梅戏,作为中国传统戏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其唱腔作为戏曲表演的核心元素,更是黄梅戏的灵魂所在。本文将深入探讨黄梅戏唱腔的三种基本形式——主腔、花腔、三腔,揭示它们在戏曲中的运用、交响与融合,以及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以期激起读者对黄梅戏唱腔艺术的深入思考与阅读兴趣。 黄梅戏,源于湖北黄梅地区,后逐渐流传至安徽、江西等地...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黄梅戏功臣榜丛书之三之四出品面世
汉宫怨黄梅戏功臣榜丛书 11月1日,记者从安庆市黄梅戏剧院了解到,《黄梅戏功臣榜丛书》系列之三《龙光景丑行身段教材》以及系列之四《王文治黄梅戏经典唱腔选集》目前已出品面世。 其中《龙光景丑行身段教材》由从事黄梅戏表演、导演及教学工作近50年的龙光景所著,通过积累大量的舞台经验、教学经验,充分挖掘教学资料,继承和发扬黄梅戏丑行表演特点,取众家之长编写而成,图文并茂,内含步法、指法、水袖...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